注册 登录
讷河在线 返回首页

的个人空间 http://nehe.com.cn/?0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高考满分作文的社会心理

已有 463 次阅读2008-6-29 23:26

今年高考各地的作文题目有些特别,上海的考试题目为《他们》。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分析今年的作文题目《他们》时指出“题目引导考生走出个体和小我,学会关注他人,学会多元视野关注社会。“他们”一题,其开放性落实在题材、体裁、思想等多个层面上。就题材而言,如果考生是记叙生活中的人物,就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群体,展开叙述描写。”

就题材而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在“走出个体转向关注他人”的引导性上,受到教育体系的如此重视,以至于成为高考的题目,让人不得不疑问一下:是否教育体系中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不怎么关注他人和社会呢?并且需要通过一向被认为是中国人才的年度大考中,来检验学生的眼界广度。所以我当初就认为该题目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意义所指。

 果然,当有一位考生的视角面向了弱势群体-农民工的子女,文笔朴实细腻,从而获得满分70分后的消息传来时,我不禁去仔细阅读这个满分作文,随后再次琢磨了一下题目,突然体会出一种莫名的恐慌感。

现代社会的可关注问题太多,信息化泛滥地程度让人目不暇接。作为90后的学生们视界的广度比任何年代的学生都远,我相信高考中学生的作文题材和角度会非常丰富,但是满分作文恰恰是 “关注弱势群体”的文章。

这个满分作文中,作者以充满感性色彩的笔触描写了眼中的农民工子女:

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,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。

在山野的风中,他们奔跑着,憧憬着。风从田野中吹过,吹进了城市,为了生计,为了未来,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,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。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、车水马龙。

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,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。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,这一次,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。

他们背起书包,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。可是却在“城市人”异样的眼光中,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。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!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。

放学回家,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,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;午夜醒来,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;悄悄许愿,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……

 

以上段落内容教人不得不联想你所能看到的农民工子女形象,可是在谁的脑海中可以清晰浮现出“他们”呢?阅卷老师对以上的内容评价基本上是这样的:

作文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;作文的文字很流畅,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和视野,文字和主题很匹配;这篇文章的描写非常细腻,“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”….

一个高中生的社会关注度已经让阅卷老师感受到真实群体的存在,说什么我都不愿意承认这个是由于学生的细腻描述所能带来的效果。之所以真实,是因为在学生描述里,曾经看到农民工子女的人脑海中,隐约的轮廓才开始逐渐清晰,才开始真的关注。

当缺乏一些东西的时候,高考所散发的教育指向性特征,会反证出“关注弱势群体”可能已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缺乏的东西,在这里无疑透露出当今社会的一种事实和心理倾向。而这种倾向能够让一个学生通过一场考试验证出来,打动了老师,打动了高考,打动了教育体系,不得不说是有些讽刺的。因为对此的关注度越高,说明问题严重性越大。

而问题最严重的不在这里,而是在作文最后的结尾:

 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,照亮了城市的尽头,照亮了他们的生活。

他们,终将会成为我们。

 

“他们,终将会成为我们。”这句话,在所有的评语中,以一个希望式的结尾获得高度认可。

阅卷评语说“文章关键还写出农民工子女的变化,“他们,终将会成为我们”,考生没有一味抱怨,写出了变化和希望。”

 在相关的媒体报道中,这句话成为点睛之笔的赞美理由。可是我偏偏对这句话充满了焦灼地疑虑,为什么呢?

第一:所有人一致认可这个表达了希望。可是我认为他们本来就应该是我们,为什么我们却说出来他们的希望是成为我们?

第二:他们如果真的希望成为我们,那么我们又是什么?

第三:他们真的希望成为所谓的我们么?

对于这样的疑虑,我思考了很久。慢慢意识到一个社会二元结构跃然而起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。当社会的天平倾向于城市中,“我们”这个词已经代表了某种姿态上的优势。一个国家的结构性对撞中,教育的视野不能站在优势者的姿态上,评价和关注另一个还在生存中的社会。这样的结果,都将是把原来可以共同提升的群体,放在屁股后面拉扯,永远关注而永远没有解决问题的希望。

这篇作文不是不好,不是不可以获得满分。可是这篇作文从出题目的关注动机开始,到发现可关注的人群,直至最终结果的希望,无疑划出了一个清晰的社会心理倾向,从普通的大众,从懵懂的少年,从灵魂的工程师,从城市霓虹,从高楼大厦,从车水马龙....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“他们,终将成为我们!”

而他们,其实本不应如此他们!或者我们本来就不该是如此我们!

 在一个二元化结构的社会中,一切显得这么合乎情理,却又不合常理。国民的多一半期待成为另一个少一半,你们真觉得这事那么简单吗?

 

 

后附满分作文全文:《他们》

在城市的尽头,没有繁华的街市,闪亮的霓虹;在城市的尽头,只有破旧的棚户区,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;在城市的尽头,有他们这样一群人。

让我怎样称呼他们?外来务工人员子女?农民子弟?亦或是农民工二代?不,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,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,拉着他们的小手,走近他们的生活……

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,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。在山野的风中,他们奔跑着,憧憬着。风从田野中吹过,吹进了城市,为了生计,为了未来,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,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。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、车水马龙。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,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。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,这一次,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。

他们背起书包,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。可是却在“城市人”异样的眼光中,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。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!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。

放学回家,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,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;午夜醒来,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;悄悄许愿,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……

然而,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,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。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,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,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:当然,一定回去!那一刻,我差点落下泪来,为他们的成长。

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:“我们的学校很小,但我们的成绩不差”“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”“北京的2008,也是我们的2008!”他们逐渐成熟,告别昨天的羞怯,开始迎接新的一天。

虽然,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;虽然,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;虽然,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……虽然有好多个“虽然”,但是,只有一个“但是”就足够了,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,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。

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,照亮了城市的尽头,照亮了他们的生活。

他们,终将会成为我们。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关注讷河,关注nehe.com.cn
微信&QQ号

3623459

周一至周日9:00-23:00

反馈建议

3623459@qq.com 在线QQ咨询

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